欢迎来到杂志店-期刊订阅服务平台
全部分类
首页 组合特惠 少儿阅读 旅行生活 时尚美妆 财经商业
资讯热线:4000009191
相较于美国和日本,中国的小行星探测技术起步较晚,但研究步伐有条不紊

201212月,CE-2(嫦娥2)探测器首次实现了从L2点飞越小行星的轨道转移,并成功飞越4179Toutatis图塔蒂斯小行星,最近距离仅3.2公里,获得最高分辨率3m的光学彩色图像。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近距离飞越图塔蒂斯,为中国深入探索小行星奠定了必要的工程实践基础。

数据显示,20194月,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小行星探测任务合作机会公告,向世界收集科学载荷和载荷任务。201911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小天体探测项目技术负责人表示,中国正在开展小行星探测关键技术研究,将通过一次发射探测两个小天体:一颗名为2016HO3的近地小行星和一颗名为133P的主带彗星。

根据国家航天局公布的计划,中国的小行星探测任务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此外,根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19年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LPSC)发布的摘要,如果这项任务于2022年发射,探测器将在2024年左右将小行星样本返回舱内,并在2030年返回地球。

如果这次探测成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探测地球准卫星,第一次探测10米级小行星并取样返回,第一次探测主要彗星。作为中国第一个小行星和彗星探测计划,该项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体现了中国科学家对星海的不懈追求。

总的来说,全球探测小行星的任务仍然集中在地球防御和有效的资源利用上,但于建设航天强国,促进科学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美日合作模式来看,在深空探测领域,双赢合作是最有益的发展模式。我们期待着未来更多的探测器飞向深空,揭示小行星尘封的秘密。

了解更多相关故事欢迎到杂志订阅天文爱好者杂志

http://zazhidian.com/index.php?s=/goods/1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