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的宣传问题
说到宣传嘛,我觉的这对《博物》来说确实是一个问题。在大众宣传上,它基本上是靠《中国地理》做的,但感觉效果还不如自己在微博上做的好。
我读《博物》就纯粹是因为我的一位初中同学,他老爸是地理学教研员(真的只有这一条路)…其实《博物》除了「特别策划」之外,还有个固定版块,不过是把每年五月定为「大学专辑」的一个「年」:(因为六月的高考嘛)2005年五月的大学专辑:理工医最美大学、艺术类大学。包含北大,科大,清华,协和,武大,厦大,川大,海大,深大,中音,北影,中央美院。
介绍与“博物”、天文学和地理相关的几个高校专业:中山生物系、地质学地质学地质学地质学西北系、南大天文系、北大城环系。
2007年的“五月出国读大学、职业梦想导航、大学业余生活(社团)”:哈佛、MIT、剑桥、柏林自由大学、巴黎九大、早稻田、韩国的西江大学、南洋理工、中国大学地理。
2008年5月的“东到西去”。选择的学校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哈尔滨。
2009年5月,融入新高考的“博物高题”。大学时空之旅。
2010年5月,历史上的“大学”。
2011年5月,大学时光如戏——透过电影(当然是海外)体验大学生涯,动画社团。
2012年5月,远行——感觉到的大学时光,“间隔年”照亮了大学时光,大学这一点已经基本上耗尽了,再写也只能写些人的事,不像05年5月那样直接写。
那一年看《博物》的高中学生(就像我一样)都长大了,(很难说我选择了武大而不是《博物》)。“博物”能不能把受众从高中生调到大学生,毕竟国家重点大学的数量少,更适合通过活动进行宣传,大学生的社会性独立性比高中生强。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通知,将在24小时内删除
http://zazhidian.com/index.php?s=/goods/78.html